top of page

媒體分享


如何分辨抑鬱症、焦慮症定係躁鬱症?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不穩的時候,究竟幾時係有問題?有抑鬱、焦慮定係躁鬱?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雅莉醫生講解躁鬱症病症和治療方法。
2024年10月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流行都市|開學焦慮症|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問題
每逢暑假尾聲,不少學生因開學壓力出現情緒波動、失眠、頭痛等症狀,原來,佢哋可能係「開學焦慮症」?
2024年8月3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個案分享:家長從不解到理解,自閉症情況得到改善
小明就讀小一,因較少與同齡同學互動、情緒起伏較明顯,甚至偶爾躲在桌下。父母因不理解而曾責備他,令情緒更不穩定。
在老師建議下,父母帶他接受專業評估。結果顯示,小明自幼在社交溝通上有困難,興趣範圍較窄,行為偏向固執,確診為自閉症譜系。
當父母明白後,開始以平和態度溝通,減少批評,多予鼓勵與肯定。隨著家庭氛圍改善,小明的自信逐漸建立,更願意表達自己。父母與學校攜手合作,老師提供適切支援,讓他在安全、被接納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
2024年8月1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暑假做好準備,為自閉症小朋友迎接新學年!
家長在暑假期間可以有計劃地協助自閉症兒童迎接新學年。可安排參與暑期活動與興趣班,於安全環境中接觸新事物,培養適應力與心理彈性;同時複習上學年內容、加強薄弱科目,並適度預習新課程,減輕開學壓力。提前預告新學年的到來,並在升學前參觀校園、熟悉路線及模擬開學情境,有助減低焦慮。透過小型聚會與故事書引導,鞏固社交技巧。保持規律作息,讓孩子在情緒、學習與人際方面建立穩固基礎,安心成長。
2024年8月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考完試,不妨同自閉症小朋友「玩」遊戲!
幼童可用扮煮飯仔遊戲學習遵從指令、分工與表達,建立自信。大童可玩桌遊或團體競賽,如「大電視」,結合合作與輪流發言,學習規則與社交。家長需耐心,依興趣與反應調整難度,提供適應時間與空間,支持孩子成長。
2024年8月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利用視覺輔助工具 有助自閉症小朋友學習交流
自閉症兒童在理解與資訊處理上有特殊需求,視覺提示能幫助他們的日常生活。家長可將日常規則步驟以簡潔圖像或流程表貼於顯眼處,讓孩子反覆瀏覽、掌握順序與時間感。其次,透過情緒表達圖卡(如開心、生氣、難過笑臉),協助孩子表達心情並讓家長及時回應。最後,可運用故事圖畫示範基本社交行為,在趣味中內化社交規範。
2024年8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教養自閉症小朋友,家長可以點調整心態?
教養自閉症兒童需以耐心陪伴。家長應理解並接納孩子的行為特質,明白並非故意為難。遇到壓力時,可透過深呼吸或運動紓解情緒。孩子嘗試或努力時,給予真誠讚賞與鼓勵,幫助建立自信。
2024年7月29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點樣同自閉症小朋友建立良好嘅溝通橋樑?
自閉症兒童理解與專注較弱,可用簡單指令,避免含糊 ;適時提前通知活動變更 ;發出要求前,先取得孩子的注意;溝通後可確認理解;每次配合後,給予鼓勵,增強成就感及自信。
2024年7月2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對人歡笑背人垂淚 微笑抑鬱症患者何以把自己藏起來?
動物的保護色為求生存,但人若過度掩藏真我,易導致心理失衡。自尊心強的梁小姐學業和工作成績優異,她卻長期壓抑負面情緒。拒絕示弱的她將抑鬱埋於心底,終致情緒崩潰、工作失常,後確診抑鬱症。 「微笑抑鬱症」患者表面正常、內心憂鬱,常伴失眠、食慾不振、疲倦等。他們追求完美,不願讓人發...
2024年7月23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點樣創建適合自閉症小朋友嘅家庭環境?
有組織和規律的家庭氛圍能有效減輕自閉症兒童的焦慮並提升安全感。家長可訂立三至五條簡單明確的家規,如整理玩具、按時完成功課,並以圖文方式張貼於顯眼處,幫助孩子反覆閱讀與記憶。其次,設計可預測的日程表,涵蓋起床、學習、用餐、遊戲與休息時間,讓孩子掌握作息節奏,減少因變化而產生的不安。最後,對於遵守規範或完成任務的行為,應及時給予口頭鼓勵或小獎勵,以增強自信。
2024年7月2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權威養育,啱唔啱自閉症小朋友?
家長可以權威養育為核心:建立安全支持的家庭氛圍,設立清晰規範,以同理心傾聽孩子需求並靈活調節。向孩子說明行為後果,培養其自律與獨立思考;在有可能變動前提前告知,以減輕焦慮。父母須保持教養一致,才能避免訊息混亂。如遇挑戰, 可尋求專業協助,共同制定個別化方案,攜手陪伴孩子穩健成長。
2024年7月1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如何提升青少年抗逆及適應力》網上講座
近年青少年壓力問題日益受關注,其中一大原因是適應挑戰。求學階段或會擔心學業與人際,臨近畢業則面對前路與就業的不安,有時更害怕辜負自己或他人的期望。作為家人、朋友或老師,當年輕人出現適應困難時,其他人或未必完全理解,也不知如何幫助。是次講座將以動畫呈現青少年在不同階段的挑戰,並探討提升抗逆力及提供適切支援的方法,讓我們攜手守護他們的心理健康。
2024年7月1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