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寧心醫療
焦慮症
焦慮症治療方法全解析

焦慮症治療方法全解析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不只是「談談心」,而是透過幫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緒、改變思維模式、以重建生活韌性。以下是焦慮症常用的心理治療方式:

 一、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 CBT):改變思維,改變情緒

核心理念:

CBT 認為我們的情緒受「自動思維」影響,而這些思維往往是扭曲或過度負面的。透過辨識與重建這些思維,可以有效減少焦慮。

治療步驟:

  1. 辨識負面思維:例如「我一定會失敗」、「大家都在批評我」。

  2. 挑戰思維真實性:透過邏輯分析、行為實驗驗證思維是否合理。

  3. 建立替代思維:如「我已經準備好了」、「即使緊張也能完成任務」。

  4. 行為暴露訓練:逐步面對讓人焦慮的情境,減少逃避與恐懼。

 

二、正念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核心理念:

正念強調「活在當下」,透過覺察呼吸、身體感受與情緒,減少對焦慮的反應與批判。

 

常見練習:

  • 正念呼吸:專注於每一次吸氣與吐氣。

  • 身體掃描:覺察身體各部位的感受與緊張。

  • 正念行走與飲食:將注意力放在當下的動作與感官。

 

正念不是要消除焦慮,而是學會與它和平共處。

 

三、接受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 ACT):擁抱焦慮,活出價值

 

核心理念:

ACT 認為焦慮是人生的一部分,重點不在消除它,而是「在焦慮中仍能活出自己重視的生活」。

 

治療重點:

  • 接受情緒:不與焦慮對抗,而是接納它的存在。

  • 認識價值:探索自己真正重視的事物(如家庭、創造力)。

  • 承諾行動:即使焦慮仍在,也願意邁出行動的步伐。

 

ACT 幫助患者從「我不能焦慮」轉變為「我可以焦慮,也可以活出意義」。

 

四、精神動力取向治療:探索潛意識的情緒根源

 

核心理念:

焦慮可能源自童年經驗、人際關係或潛在衝突。透過深入對話,理解這些潛在因素,有助於長期改善。

 

治療方式:

  • 自由聯想:讓患者自由表達想法與感受。

  • 夢境分析:探索潛意識訊息。

  • 移情與反移情:理解患者與治療師之間的情感互動。

 

這類治療通常較長期,適合願意深入自我內在世界的患者。

 

五、家庭治療:在關係中療癒

 

家庭治療:

  • 幫助家人理解焦慮症,改善溝通與支持方式。

  • 適合青少年或家庭壓力導致焦慮者。

 

有時候,療癒不只來自個人努力,也來自被理解與接納的關係。

藥物治療

 

精神科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症狀、病史與生活狀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以下是主要藥物類型:

1. 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

  • 代表藥物:舍曲林(Sertraline)、帕羅西汀(Paroxetine)、氟西汀(Fluoxetine)、艾司西酞普蘭(Escitalopram)

  • 作用機制:提升腦內血清素(Serotonin)濃度,穩定情緒與減少焦慮反應

  • 優點:安全性高,適合長期使用

  • 注意事項:初期可能出現焦慮加劇、腸胃不適,通常數週後改善

 

2. 血清素與去甲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NRI)

  • 代表藥物:文拉法辛(Venlafaxine)、度洛西汀(Duloxetine)

  • 作用機制:同時提升血清素與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濃度,改善情緒與警覺性

  • 優點:對身體症狀(如頭痛、腸胃不適)也有緩解效果

  • 注意事項:可能出現高血壓、口乾、失眠等副作用,需定期監測

 

3. 苯二氮䓬類(Benzodiazepines)

  • 代表藥物:安定(Diazepam)、勞拉西泮(Lorazepam)、氯硝西泮(Clonazepam)

  • 作用機制:快速鎮靜、放鬆肌肉

  • 優點:起效快,能迅速緩解症狀

  • 適用對象:急性焦慮發作、短期使用

  • 注意事項:可能產生依賴性與耐受性,不建議長期服用

 

4. 非苯二氮䓬類抗焦慮劑

  • 代表藥物:丁螺環酮(Buspirone)

  • 作用機制:部分 5-HT1A 受體致效劑,調節血清素系統,無成癮性

  • 優點:不會引起鎮靜或記憶力下降

  • 注意事項:起效較慢(需 2–4 週),可能出現頭暈、頭痛、噁心

 

5. 三環抗憂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 TCA)

  • 代表藥物: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丙咪嗪(Imipramine)

  • 作用機制:調節多種神經傳導物質

  • 優點:對部分頑固性焦慮有效

  • 注意事項:副作用較多,需密切監控

 

6. 鈣離子通道調節劑

  • 代表藥物:普瑞巴林 ( Pregabalin)

  • 作用機制:結合電壓依賴性鈣離子通道 α2-δ 亞單位,減少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釋放

  • 優點:起效較快、改善焦慮伴隨的身體症狀、無成癮性

  • 注意事項:常見副作用包括頭暈、嗜睡、體重增加、水腫;腎功能不全需調整劑量;避免突然停藥

 

生活方式調整(Lifestyle Modification)

藥物與心理治療能穩定焦慮,但生活習慣的調整是維持長期穩定、減少復發的重要關鍵。

 

1. 規律運動
每週 3–5 次中等強度運動(游泳、瑜伽等),可促進血清素與多巴胺分泌,減少壓力荷爾蒙,改善情緒與睡眠。

2. 睡眠衛生
固定作息,睡前避免咖啡因、酒精與電子產品,營造安靜昏暗的睡眠環境,幫助大腦放鬆。

3. 均衡飲食
多攝取蔬果、全穀、優質蛋白質,減少高糖高脂食物,避免血糖大幅波動以穩定情緒。

4. 壓力管理
透過正念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時間管理,減少身心緊繃與過度疲勞。

5. 社交支持
與信任的家人朋友保持聯繫,參與團體活動,學習健康表達情緒,減少孤立感。

6. 減少刺激物
控制咖啡因、酒精與尼古丁攝取,避免引發心悸、焦躁或睡眠障礙。

7. 自我觀察
記錄情緒變化與觸發事件,並與醫生分享以調整治療。

寧心醫療
寧心醫生分享
流行都市 - 社交焦慮症
#原來生活好快樂】如何分辨抑鬱症、焦慮症定係躁鬱症?
寧心醫療
中心環境
治療房
醫生房
大堂
醫生房
護士站
寧心醫療
常見心理健康問題
抑鬱症
焦慮症
驚恐症
失眠
思覺失調
過度活躍症
自閉症
認知障礙症
寧心醫療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3號 
萬邦行12樓1204室

(中環站D2出口)

星期一至星期五

9:00 - 18:00

星期六

9:00 - 15:00

(敬請預約)​​

電郵:info@hktbc.com 

電話:+852 2838 8188

傳真:+852 2838 8880

  • Whatsapp
  • Facebook
  • Youtube

微信:drlilyhk

聯絡寧心醫療

© 2025 by The Blossom Clinic 寧心醫療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