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鬱症

難治型抑鬱症的治療新選擇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且可治療的精神健康疾病,但並非所有患者都能在傳統藥物治療下獲得足夠改善。當患者已嘗試過至少兩種不同類型的抗抑鬱藥物,且劑量與療程均足夠,但症狀仍未明顯改善,我們稱為難治型抑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RD)。
近年來醫學發展為難治型抑鬱症 TRD帶來了更多治療選擇,其中包括:
-
速開朗Spravato
-
腦磁激療法(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 rTMS)
-
腦電盪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 ECT)
一、速開朗Spravato®(艾氯胺酮鼻噴劑)
Spravato® 是一種含有艾氯胺酮(Esketamine) 的鼻噴劑,是近 30 年來首個獲批用於 TRD 的全新作用機制抗抑鬱藥物。它的主要針對人體的谷氨酸系統,而非傳統抗抑鬱藥常見的血清素或去甲腎上腺素系統。
作用原理
-
促進谷氨酸釋放,增強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接。
-
改善涉及情緒調節與獎勵系統的大腦區域功能。
-
與口服抗抑鬱藥合用,可達到更全面的治療效果。
優點
-
起效快:部分患者在 24 小時內即可感覺情緒改善。
-
適用於伴隨急性自殺想法的高風險患者。
-
與傳統藥物機制不同,為長期無效患者提供新希望。
缺點與副作用
-
需在醫療機構、醫護監督下使用,療程後需觀察約 2 小時。
-
常見副作用包括頭暈、噁心、血壓短暫升高、解離感(暫時的現實感或自我感改變)。
-
價格較高。
適用人群
-
已嘗試至少兩種抗抑鬱藥物無效的成年患者。
-
抑鬱症伴隨急性自殺風險者(需醫生評估)。
二、腦磁激療法(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 rTMS)
rTMS 是一種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利用磁場在頭皮外刺激大腦特定區域(通常是左側前額葉皮質),以調節神經活動,改善情緒。
作用原理
-
磁場脈衝誘發微弱電流,活化與情緒調節相關的腦區。
-
長期刺激可促進神經可塑性,改善抑鬱症狀。
優點
-
非侵入性,不需麻醉,治療後可立即恢復日常活動。
-
副作用少,常見為輕微頭皮不適或頭痛。
-
無記憶力損害風險。
缺點與限制
-
需連續多次治療(通常每日一次,持續 4–6 週)。
-
對部分患者效果有限,需醫生評估適用性。
-
對有癲癇病史者需謹慎。
適用人群
-
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無法耐受副作用的患者。
-
希望嘗試非藥物治療的抑鬱症患者。
三、腦電盪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 ECT)
腦電盪療法是歷史悠久且療效確切的抑鬱症治療方法,尤其適用於重度抑鬱症、伴隨精神病性症狀或高自殺風險的患者。
作用原理
-
在全身麻醉下,透過短暫電流刺激大腦,引發可控的癲癇發作。
-
調整神經傳導物質平衡,促進神經網絡重組。
優點
-
療效顯著,對嚴重或危急個案常能快速改善症狀。
-
適用於孕婦(在嚴格監測下)及無法使用藥物的患者。
缺點與副作用
-
需全身麻醉,治療日需休息。
-
常見副作用為短暫記憶力下降、頭痛、肌肉痠痛。
-
社會大眾對腦電盪療法存在誤解,可能影響接受度。
適用人群
-
重度抑鬱症伴精神病性症狀。
-
藥物與其他治療無效的患者。
-
高自殺風險或拒絕進食的危急個案。
精神科醫生的溫馨建議
-
個人化治療:每位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生活需求不同,治療方案需量身定制。
-
安全監測:無論是速開朗 Spravato、腦磁激療法TMS 還是腦電盪療法ECT,都需在專業醫療團隊監督下進行。
-
整合治療:藥物、心理治療與生活方式調整相輔相成,效果最佳。
-
持續追蹤:即使症狀改善,也應定期回診,預防復發。
了解更多抑鬱症

中心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