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媒體分享


ASD ADHD 升學的艱難時刻
6歲俊仔(化名)自幼社交能力不足,與同儕互動時常表現不當,易衝動發脾,坐立難安。升讀小學後,行為問題進一步加劇:經常擾亂課堂,躲入課桌底部尖叫,導致同學畏懼並疏離,最終被孤立。教師懷疑他兼具自閉症譜系障礙(ASD)與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2022年7月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ADHD ASD 藥物與行為訓練 相輔相成
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患童需透過行為訓練改善社交溝通與重複行為。若同時伴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可在醫 生 協助下使用中樞神經興奮劑,以提升專注力、增強訓練成效。家長應採取正向教養,運用獎勵機制並保持冷靜,及時肯定孩子良好表現,鼓勵行為調整。配合心理師、醫 生...
2022年6月3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診斷自閉症譜系障礙(ASD)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
ASD與ADHD診斷以臨床問診為核心,透過問卷、家長訪談及行為觀察,評估孩子的社交互動、注意力與情緒。依DSM-5,ASD須具社交溝通障礙與重複行為;ADHD則於12歲前出現半年以上注意力缺陷、過動或衝動,並影響家庭與學校功能。診斷後制定個別化的行為療法、藥物治療及教育支持方案,協助孩子提升身心健康與適應能力。
2022年6月2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認識自閉症譜系障礙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病徵
自閉症譜系障礙(ASD)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屬不同神經發展障礙,50–70% ASD兒童同時具ADHD特質,稱為「共病」。ASD多於2–3歲顯現,表現為刻板重複動作、對聲光敏感、社交互動困難及語言模仿;ADHD多於5–6歲出現,特徵為注意力不集中、執行力不足、坐立不安與衝動。共病兒童面臨更多學習與社交挑戰,易焦慮和遭同儕排擠。建議及早接受多面向評估,並採行個別化介入,包括行為治療、社交技巧訓練、親職教育與學校支持;必要時於醫師指導下使用藥物,並結合家庭與社區資源,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
2022年6月2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共病現象︰ASD & ADHD
自閉症譜系障礙(ASD)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常同時出現,約五至七成 ASD 兒童具備 ADHD 症狀。當兩者共病時,孩子在社交、學習與情緒上面臨更大挑戰,焦慮與負面情緒風險亦顯著增加。透過早期專業評估、行為療法、社交技巧訓練與跨專業團隊合作,能有效促進共病兒童的身心健康與全方位發展。
2022年6月1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