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OL情緒極低落現幻覺 藥物+心理治療助走出陰霾|醫生拆解症狀、誘發因素及治療方法
- Blossom
- 2023年10月25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已更新:8月23日

當身體不適,我們自然尋求醫療;但面對情緒困擾,許多人卻常因諱疾忌醫而錯過黃金治療期。精神科何雅莉醫生提醒,抑鬱症並非無藥可醫,早期正視並接受專業評估,能避免病況惡化,減少對家庭、工作及日常生活的影響。
抑鬱症在香港日漸普及,任何人均有罹患風險,成因包括遺傳、物質濫用、環境壓力及人際衝突等。若持續兩週以上出現情緒低落、興趣缺失、易疲倦、睡眠與食慾改變、注意力不集中或自殺念頭等徵狀,就應及早就醫,免症狀加劇,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幻覺、幻聽。
臨床上,治療重度抑鬱症結合藥物與心理治療。常見抗抑鬱藥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與去甲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需服用兩至四周始見效。新一代抗精神病藥則兼具改善情緒與睡眠、減少幻覺的功效。配合認知行為治療、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及放鬆訓練,有助患者重建自信、走出陰霾。
延誤診治往往導致惡性循環,何醫生強調,若您或身邊親友情緒出現困擾,務必及早求醫,以獲得最佳復元效果。
《HealthyD》專訪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雅莉醫生 年輕OL情緒極低落現幻覺 藥物+心理治療助走出陰霾|醫生拆解症狀、誘發因素及治療方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