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開學焦慮Q&A|暑假後學生重返校園易有「開學焦慮」 一文解構成因徵狀、應對方法

  • Blossom
  • 2天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開學 焦慮

🌿 開學在即,讓我們一起關顧孩子的心靈健康


暑假將近尾聲,對不少學生而言,由長假步入新學年的過渡期,或多或少都會帶來焦慮、不安甚至抗拒感。這種情況在精神醫學中,常被稱為 「開學焦慮症」(Back-to-School Anxiety)或 「假期後綜合症」(Post-Holiday Syndrome)。雖然這並非正式的臨牀診斷,但確是一種值得關注的情緒與身心反應。


為何會出現開學焦慮 ?

人在經歷如假期般的重大事件時,常因期待與喜悅而分泌較多腎上腺素。然而,當假期結束,腎上腺素水平下降,情緒容易隨之低落。

同時,暑假期間作息和上學時可能差異甚大,重新調整生活節奏,對大腦與身體都是挑戰。開學亦可能喚起過往對校園不愉快的記憶,使負面情緒放大,增加心理壓力。


常見徵狀 ?

💭 心理層面

  • 對新學年的人際關係、師生互動、功課負擔等感到擔憂

  • 嚴重時可能出現抑鬱、焦慮、驚恐發作

  • 甚至可能浮現自我傷害念頭


🩺 身體層面

  • 腸胃不適、心跳加速、手部顫抖

  • 出汗、肌肉繃緊、頭暈或頭痛


⚙ 行為層面

  • 容易煩躁或動怒

  • 失眠、胃口改變、疲倦乏力

  • 難以集中精神、逃避功課、社交退縮

  • 嚴重者可能遲到早退,甚至拒絕返校


高風險群 ?

更容易出現開學焦慮的學生包括:

  • 性格內向、較悲觀或容易焦慮者

  • 適應能力較弱或曾受校園欺凌

  • 伴隨精神科診斷,如自閉症譜系、過度活躍症、網絡成癮、抑鬱症或焦慮症


開學後會否改善 ?

大部分學生在開學後,隨着逐步適應新節奏,徵狀會於數天至數週內緩解。然而,若焦慮持續且未獲適當處理,可能導致自信下降,甚至誘發其他情緒障礙。此時需及早轉介精神科專業人士,必要時考慮藥物輔助治療。


學生與家長的應對建議 ?


對學生

  • 覺察並接納自己的情緒與身體反應

  • 定時練習放鬆與深呼吸

  • 培養正面思維,減少自我批評

  • 運用過往成功經驗建立自信

  • 學會面對不確定性,選擇接納而非過度擔憂

  • 遇到困擾時,向朋友、家長或師長傾訴


對家長

  • 耐心聆聽孩子的擔心,給予情感支持

  • 適時給予建議與鼓勵,並保持冷靜

  • 以身作則,營造穩定、安全的家庭氛圍


開學前的準備 ?

  • 逐步恢復與上課時間一致的作息,減少電子產品使用

  • 提前準備學習用品,增加心理安全感與歸屬感

  • 在日常中建立「早睡早起」的習慣,幫助身體順利過渡


💗 專業溫馨提醒

開學焦慮並不可恥,也非「脆弱」的象徵。它反映了孩子正面對環境轉變時的自然反應。透過耐心陪伴、漸進式調適與適時的專業協助,孩子完全可以健康、積極地迎接新學年。


明報電子平台組》專訪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雅莉醫生 開學焦慮Q&A|暑假後學生重返校園易有「開學焦慮」 一文解構成因徵狀、應對方法


 
 
 

留言


寧心醫療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3號 
萬邦行12樓1204室

(中環站D2出口)

星期一至星期五

9:00 - 18:00

星期六

9:00 - 15:00

(敬請預約)​​

電郵:info@hktbc.com 

電話:+852 2838 8188

傳真:+852 2838 8880

  • Whatsapp
  • Facebook
  • Youtube

微信:drlilyhk

聯絡寧心醫療

© 2025 by The Blossom Clinic 寧心醫療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