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配合行為治療 助ADHD學童在家上學
- Blossom
- 2022年4月22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已更新:8月23日

新冠疫情持續,使學習模式屢次轉換。儘管網上視像課程能實現「停課不停學」,但注意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學童往往難以長時間集中於螢幕,成績可能下滑,且與師長互動易生摩擦。
為保障學習與防疫效果,家長應維持原有治療計畫,切勿因居家上課而自行減藥或停診。研究顯示,缺乏藥物治療的ADHD學童更難遵守防疫規範,感染風險隨之提高。
臨床上,中樞神經刺激劑是主要藥物,可分為短效(4小時)、中效(8小時)與長效(12小時),醫生將依個案需求處方。適時服藥可顯著提升專注力,協助學童穩定參與網課並主動完成功課。
同時,行為治療也是關鍵。家長可與子女共同擬訂用餐、學習、休息與活動的時間表,並設立明確的目標與獎勵機制,強化守則遵循與自信。此外,居家「運動放電」以及靜態的繪畫、手作等,不僅能消耗多餘精力,還能促進親子互動。經由藥物與行為雙管齊下,ADHD學童即可重回學習正軌,並有效適應疫情下的生活。
《AM 730》專訪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雅莉醫生 藥物配合行為治療 助ADHD學童在家上學
留言